
熱門搶購-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

站長最近閱讀過 感覺很實用 在此推薦給您
博客來專業及教科書及政府出版品-文史哲類分類狂銷好書

想看更多[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]的詳細說明嗎
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內容簡介
「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」,這股文化改造運動同時也是社會運動的一環。2004年由國家台灣文學館主辦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研討會,「日據時期新舊文學論爭」被票選為第二重大事件,足見此問題之重要。探討日治時期特殊的文化環境,有助於釐清新舊文人不僅是利害競逐,更深層來看是根源自不同的文化意識。
日治時期,一般台灣人並不熟悉北京話,所以賴和、鍾理和、吳濁流等創作白話文都遇過語言轉譯的困境,台語、日語才是日治時期台灣最流行的語言,因此闡釋日治時期各種「文體」的特殊情境亦是本書的重點。而不同文體相互扶持的現象也不容忽視,才能了解日治時期台灣新舊文學論爭的複雜面向。若以目前我們對文言、白話的刻板印象來討論「日據時期新舊文學論爭」,將與史實出入甚大;必須以不卑不亢的態度去論述「日據時期新舊文學論爭」,方可降低歷史偏見,建構更符合台灣實況的新舊文學論爭史。
作者簡介
翁聖?
1963年生於彰化縣埔?鄉,現居板橋市
現職: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語文與創作學系、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,兼台文所所長
教育部中小學教科圖書審定委員會委員
學歷: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
經歷: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
輔仁大學、淡江大學兼任教師
1991年獲教育部中小學教師特殊貢獻獎
2005年獲台中教育大學傑出校友
專長及研究領域:台灣文學、台灣儒學、語文教學研究
著作:《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》
《清代台灣竹枝詞之研究》
學術論文:〈一九三○年台灣儒學、墨學論戰〉
〈高中國文課程暫行綱要爭議析論〉
〈江亢虎遊臺爭議與《臺游追記》書寫〉
〈《鳴鼓集》反佛教破戒文學的創作與儒釋知識社群的衝突〉
...繼續閱讀